总第4263期
作者 |餐饮老板内参戴丽芬
近日来,让年轻人疯狂“氪金”的一众品牌里,河南势力格外抢眼:从、泡泡玛特,到胖东来的创始人都来自河南,妥妥的“草根霸总”天团配置。
而在这片创业沃土上,又一个“赛道新王”正在崛起——创立十年的“围辣小火锅”(以下简称“围辣”),如今门店规模已突破1300家,成为从河南本土杀出的餐饮黑马。
在门店规模上,围辣是国内首个突破过1000家门店的小火锅品牌,并获得了沙利文颁发的“旋转小火锅门店数量全国第一”称号。
围辣被业内人称为“火锅界的蜜雪冰城”,缘由是它把“极致性价比”刻进了DNA:18款锅底2-3元任选,20种小料2元任意挑选,上百种食材串全是1-5元的“白菜价”,人均二三十块能吃到扶墙出。
2015年创立之后,围辣从华中出发,县城门店织成密网,在消费降级的风口浪尖,靠“好吃不贵”的市井气杀出重围。
那么,在火锅赛道卷到飞起的当下,围辣是如何撕开市场口子?
如何引领小火锅赛道做大做强?
又如何从中原腹地跑向全国?
和许多诞生于河南的品牌一样,围辣给人的感觉是务实的,低调的。
在2022年之前,围辣已经拥有了500多家的规模,但并不为太多人所知。早期的围辣更多的是专注于每一家门店如何赚钱,并持续打磨单店模型。
单店的盈利能力,是所有餐饮门店最重要的基本盘。围辣围绕着这个重心,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打磨门店。
比如,在菜品组合上,围辣反复试验,结合市场调研,挑选出最受消费者欢迎的菜品,同时注重菜品的成本控制与毛利率优化。更由此,确保单店在开业初期就能实现收支平衡,并逐步走向盈利。
2022年前后,当大部分餐饮品牌还在口罩期迷雾里徘徊时,围辣迎来了品牌的关键转折。品牌从“围辣串串香”正式更名为“围辣小火锅”,精准切入小火锅赛道。从门店视觉设计,到餐具风格等都一一焕新。
而这不过是冰山一角,真正的“杀招”藏在运营深处——在门店运营中发现问题,通过供应链的快速响应与配合,推动品牌升级迭代。
正如供应链专家马丁·克里斯托弗曾提出的观点:“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,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。”
蜜雪冰城正是通过庞大的供应链体系,支撑起了门店的“高质平价”。极致的供应链,带来了更低的成本,让加盟商有钱赚,也进一步促进了门店规模化发展,由此形成增长的循环。如今围辣正沿循相似路径深耕“高质平价”模式。
比如,与“餐饮调味龙头”聚慧餐调的合作,围辣以独到的战略眼光与供应链龙头企业建立稳固的合作,并且一旦达成共识便坚定前行。
正是因为与调味品龙头聚慧餐调的合作,让围辣跳出了区域的局限,从供应链视角看到了全国市场的趋势,更敏锐地捕捉市场最新动态。当市场流行重庆火锅的重口味,聚慧餐调迅速为品牌定制了辣红袍牛油锅底;当酸汤口味悄然走红,红酸汤底料也第一时间完成研发落地。这种高效协作,不仅让围辣能够精准把握消费趋势,更显著提升了门店运营效率。
近日,聚慧餐调主办了第一届“中国餐饮龙头大会”,目的是用行业最好的资源,把可能成为龙头的客户托举为龙头,并持续为已经是龙头的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。由这场活动传递的信息,我们可以看到围辣与聚慧餐调的合作,便是行业标杆级品牌与顶尖供应链体系形成的“价值核聚变”。而龙头企业之所以能够实现共创,源于双方在各自领域都具备专业的实力与丰富的经验。
在品控上,围辣也通过更深度的供应链合作,减少损耗和投诉,提升了消费者体验。
就说鹌鹑蛋这个火锅店的大通货,市面上都是3.7公斤一大袋,可能需要4-5天才能卖完,但其实保质期就两天。有些加盟商为了节省成本会卖完再换更新食材,因此鹌鹑蛋成了遭投诉最多的产品。
为了解决这个问题,围辣找厂家定制了30粒一袋的小包装,既保证食材的新鲜和品质,又保住了加盟商的利润。
逐步与头部供应链企业深度合作后,围辣不仅实现了降本增效,也带动门店生意越来越好。这种对供应链的“死磕”,本质上是用后端效率重构前端利润模型,进而实现极致的质价比。
围辣对加盟商的真正赋能体现在多个关键维度:不仅提供统一的品牌运营体系,更依托强大的供应链整合能力,确保门店能够拿到价格更便宜、质量更好的食材,同时配套完善的运营支持服务。这与单纯以“快速回本”为噱头的割韭菜模式形成本质区别,其核心在于通过专业化的资源整合与持续服务,构建品牌与加盟商的“共生共赢生态”。
自2023年以来,入局小火锅赛道的品牌越来越多,且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。以海底捞为代表的头部品牌纷纷加码该赛道。供应链建设已成为小火锅行业突破发展瓶颈的核心驱动力。早早布局供应链的围辣,正在引领着小火锅赛道的持续扩容与升级。
避开北上广的厮杀,在下沉市场“闷声发财”。这是许多河南品牌的另一个共通之处。
无论是蜜雪冰城的县城、乡镇门店,胖东来的四线城市布局,还是围辣聚焦的社区、乡镇市场,都齐齐瞄准了下沉市场的更大基数。
围辣的大本营主要聚集在华中、华北区域。正如“每日人物”采访的一位投资圈人士所言,如果要做一个国民级的消费品牌,一定要服务好加起来超过3亿人的华北几个省份。
以华中、华北为据点,围辣逐渐占领下沉市场。据了解,围辣目前社区店、乡镇店、商场店的占比分别是60%、30%、10%。
这个定位,也让品牌的增长获得了更多想象空间。
一方面,下沉市场已经成为了餐饮行业不可忽视的增长极。2024年,县乡消费品零售额占全国比重升至38.8%,一季度进一步突破40.2%,并表现出乡镇消费增速反超城镇等特点。
另一方面,在理性消费的大潮下,小火锅在下沉市场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青睐。相关数据显示,2022年至2024年7月,三线及以下城市的小火锅门店数占比均有不同幅度的上升。其中,五线及以下城市的门店数占比提升了4.3%;四线城市的门店数占比提升了2.8%。
围辣创始人张萧表示:我依然看好小火锅赛道的发展前景,因为其承接了消费下行时期的这一波红利。尤其是当前入局者越来越专业,不少新入局者做的都是商场店,这能够起到比较好的营销宣传作用,推高品类的势能,同时也重塑了小火锅的形象。除此以外,小火锅本身也在不断升级,食材越来越精细化,食品安全也更有保证。
发家于下沉市场的围辣,可以说尝到了时代的红利,在近几年加快了扩张步伐:在2023年,新增门店数300多家;2024年新增门店数600多家。
在发展过程中,围辣也引领着小火锅从小赛道,逐渐扩容,不仅凭借高性价比模式打开市场,更通过供应链优化与产品迭代,将竞争维度从单纯的价格比拼,提升至“品质与价格平衡”的质价比竞争新高度。
整体来看,小火锅既有快餐的高频刚需属性,又有标准化的供应链体系,能够高密度拓店。因而这个赛道上的头部品牌,也有望复刻蜜雪冰城的“商业奇迹”,成长为覆盖全国、体量庞大的餐饮巨擘。
而围辣深知品牌要做大做强,不仅要做后端供应链,前端的门店运营也不容松懈。品牌要想活得长久,必须在开店前把培训赋能做到位,开店后进行严格的过程管控。
由此,品牌成立了围辣商学院,构建起全方位的培训体系。加盟商需要接受两次专业培训,包括5天从理论到实操的高强度学习,涵盖店面运营、人员管理、营销推广等各个方面。对于早期的加盟商,品牌也为他们提供了免费的复训。
在人员管理上,围辣更是拿出“军事化管控”的狠劲。比如,督导巡查时只要发现门店员工哪怕10分钟没按规范戴手套,就立即提醒警告进行合规经营。这种严格的管控力度,让规范操作渗透到门店的毛细血管。
比起许多快进快出的投资型餐饮项目,围辣更强调“在店经营”,倾向于选择可以躬身经营门店的加盟商,把店做稳做好。
当下,餐饮行业隐形门槛越来越高。即使是一家快餐店,从采购、仓储,到运营、服务,再到财务等方方面面一个都不能落下。因此,围辣一直是“重运营、轻招商”,始终将重心放在如何帮助加盟商赚钱这个重心上。
公司专门成立督导部、大客户部、稽查部等多个部门,通过全流程运营帮扶体系,助力创业小白平稳度过创业初的波动期,切实将盈利落到实处,让加盟商的每一分付出都能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收益。
今年上半年,蜜雪冰城上市后刷新了餐饮行业在二级市场的想象空间。这不仅刺激了大批餐饮品牌上市的热情,同时也印证了供应链驱动的万店模式的市场潜力。以万店的门店规模,支撑起供应链的总成本领先,实现极致的性价比,这已经是一条印证过的可行路径。
如今,围辣也正在这条路上狂奔。
今天的中国餐饮行业正在进入一个严峻的调整期,迈向坚守长期主义的餐饮“后时代”,当行业进入交汇点,“后时代”,恰恰是重构共振的黄金窗口期,更是真正诞生餐饮龙头的最好时期。
据行业人士推断,未来有望每年诞生1-2个万店品牌。围辣如今已经走出华中跑向全国,从与龙头供应链的共创,到供应链的总成本优势,再到小火锅赛道的爆发潜力等维度上看,该品牌有望像蜜雪冰城一样席卷全国市场。河南再出“餐饮新霸主”,1300+家店杀向全国
股融贷配资,专业杠杆炒股,配资炒股平台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