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KO尾礦庫始建于上世紀九十年代,其總體規劃設計由WLPU顧問公司(現在的澳大利亞Knight Piesold)于1991年5月完成,其尾礦壩設計由八期工程構成,采用上游法用土料分期筑堆加高,前幾期都是由澳大利亞Knight Piesold設計和施工監理,其設計和施工方法與中國有很大的區別。
東方設計院勇挑重擔,敢于應用澳洲標準,勇敢地承擔了第八期設計和施工監理任務,該工程分為兩部分,一部分是第八次加高,壩體總長度500多米,總高度55米,壩頂寬度8米,全部用粘土碾壓填筑,另一部分是現壩體外面的反壓壩,下面部分寬度20米,上面部分寬度15米,總高度40米,全部用采礦廢石填筑。設計工作于去年完成,今年11月份圓滿完成了施工任務,得到了業主和政府的好評。
此次工程主要有以下亮點:
1、關于設計。在中國尾礦庫采用上游法時,絕大部分后期壩都是采用尾礦自然堆積,也不用經過碾壓。但是在斐濟是行不通的,后期壩必須采用當地粘土填筑,而且必須要經過碾壓,壓實度也是采用澳州標準,壓實度最小為98%。另外,在斐濟建設工程大多采用澳州標準,比中國標準要高很多,比如洪水演算都是按照一萬年一遇的標準等,標準很苛刻的。
2、關于施工。一是施工時所用材料取自當地山上的粘土,首先要對材料做很多試驗,看材料能否適合筑壩,比如,要做擊實試驗確定其最優含水率時的最大干容重,要做阿太堡試驗確定塑限、液限和塑性系數,要做滲透系數試驗確定其滲透性,還要做濕式篩分確定其-0.074mm粒度分布等。二是控制每一層厚度、碾壓遍數和壓實度,每一層厚度為300mm,反復進行前進后退七次碾壓,才能達到最少98%的壓實度。三是要進行現場檢測,要用核子密度儀檢測干容重、含水重和壓實度。三是要控制含水率,現場檢測含水率要在最優含水率附近,粘土含水率低時要灑水。四要兩層之間要疏松,確保兩層之間能夠良好結合等。
通過采用澳州標準精心設計,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施工,從而保證了工程質量。